內蒙古:“十四五”煤炭產能13億噸!原則上不再新建露天煤礦!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日前起草了發布了《關于促進全區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已配置煤炭資源項目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
意見稿提出,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消費需求,統籌煤炭資源賦存條件、生態環境承載力,優化提升鄂爾多斯煤炭產能,嚴格控制烏海、棋盤井、阿拉善等地區焦煤等稀有煤種產能,“十四五”期間,全區煤炭產能動態穩定在13億噸左右。
關于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要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的重要要求,是黨中央從世界能源大勢和新時代能源戰略全局出發,賦予內蒙古的國家使命。為深入貫徹落實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再造煤炭工業發展新優勢,努力將內蒙古建成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內蒙古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打造國家煤炭供應基地“升級版”,實現綠色、集約、高效、智能、安全發展,創建內蒙古煤炭品牌,提升產業鏈水平,推動煤炭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煤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打造祖國北部邊疆這道亮麗風景線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貢獻。
二、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煤炭生產開發布局與生態環境保護,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按照環境和資源承載能力科學確定開發強度,推動煤炭綠色開發、清潔利用,實現煤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優化結構、集約集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化解過剩產能,釋放優質產能,提升供給質量,提高供給側系統調峰能力,推動煤與多種能源綜合利用耦合發展,保障煤炭穩定供應。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突出創新第一動力作用,提升智能技術創新能力,培育智能裝備新業態,提升煤電、煤化工產業鏈水平,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穩步提升。安全穩定、文明和諧。堅守安全紅線,強化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夯實安全基礎,切實保障礦工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維護礦區社會穩定,促進礦工與礦山和諧共生。
三、發展目標
經過努力,煤炭供給質量顯著提升,清潔高效利用深入推進,全面建成綠色礦山、智能礦山,創建蒙煤品牌,煤電、煤化工產業鏈水平不斷提升,和諧礦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安全生產水平保持全國領先,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更加和諧,煤炭發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用能需要。
四、重點任務
(一)建設供應保障升級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消費需求,統籌煤炭資源賦存條件、生態環境承載力,優化提升鄂爾多斯煤炭產能,嚴格控制烏海、棋盤井、阿拉善等地區焦煤等稀有煤種產能,“十四五”期間,全區煤炭產能動態穩定在13億噸左右。優化開發布局,統籌資源稟賦、先進產能建設、環境容量等,在鄂爾多斯等地新建一批現代化大型礦井,科學釋放優質產能。嚴格新建煤礦準入,原則上不再新建露天煤礦,嚴格控制煤與瓦斯突出、沖擊地壓煤礦,新建井工煤礦規模原則上不低于300萬噸/年,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發展方式由數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發展煤炭綠色物流,完善區內鐵路路網規劃,提升蒙冀、浩吉、準朔、集通等干線運輸能力,加強礦區、園區集疏運系統智能化建設,加快物聯網、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在煤炭物流領域的應用,構建覆蓋全區的現代煤炭綠色智慧物流網絡。建立煤炭應急儲備體系,蒙東地區建設應急產能儲備基地,蒙西地區嚴格執行國家電煤最低庫存制度,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
(二)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徑。加強煤炭資源開發與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嚴守自治區“三區三線”,落實最嚴格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蒙東地區草原上不再新建煤礦項目,已經批準在建運營的煤礦不擴井(礦)田范圍、不擴能技改、不核增產能、不由井工開采變更露天開采,到期退出。推進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融合發展。建設綠色礦山,新建煤礦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生產煤礦限期達標,2025年全面建成綠色煤礦。建立關閉煤礦生態修復機制,嚴格礦山環境(含地質環境)治理與保護,全面修復礦山生態;發揮礦區土地、廠房、資源等優勢,引導、鼓勵企業和社會各界開展礦山生態修復與產業轉型。
(三)打造智能煤礦新樣板。加快智能化技術研發應用,依托中央駐區企業、地方大型國有企業和區內大型煤炭企業,推進煤炭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協同創新,開展智能化關鍵技術裝備科技攻關;支持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推廣煤礦智能開采新技術新裝備,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建設智能煤礦,鼓勵井工煤礦建設智能工作面、露天煤礦發展無人駕駛,重點推動沖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嚴重礦井開展智能化采掘和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2025年基本建成智能煤礦。建設煤礦智能開采裝備制造園區,大力發展智能采煤機、采煤機器人等裝備制造產業,打造全國煤礦智能化成套裝備與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將市場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四)培育清潔高效增長極。有序發展清潔高效煤電,科學安排煤電建設規模和時序,有序推進坑口煤電和外送通道配套電源點建設,滿足區內外電力電量平衡。加強煤制油氣戰略技術儲備,推進煤制烯烴等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在水煤組合條件較好地區鞏固擴大示范成果,推動現代煤化工向高端專業化學品、化工新材料方向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推進煤炭分級分質利用,開展褐煤、低階煤制氫和熱解綜合利用工業化示范。加大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綜合利用,煤礦坑口電廠優先安排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加強粉煤灰在建筑材料、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綜合利用。保護性開發準格爾礦區富鋁煤,控制開發強度,推行定點燃燒,推動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示范項目建設。
(五)提升煤炭品牌影響力。依托現代能源經濟指數,推動建立完善煤炭市場化價格發現機制與監管機制,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煤炭價格指數和交易平臺,銜接煤炭主產地、主要中轉地、主要消費地,面向煤炭現貨、煤炭期貨兩個市場,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新型煤炭交易體系。深入實施蒙煤品牌提升行動,建立健全品牌煤標準體系,大力培育區域性煤炭品牌;加強商品煤質量管理,嚴格限制劣質煤生產、銷售和使用。加大宣傳推介力度,辦好國際能源大會、煤炭博覽會等會議,持續提升內蒙古煤炭的市場影響力。
(六)唱響文明和諧主旋律。深入開展煤礦“一優三減”和“四化”建設,逐步取消煤礦夜班,不斷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持續改善井下工作環境。鼓勵以制度固化提升一線人員待遇水平,帶動礦區人民同步邁入小康。加強文明礦區建設,著力豐富煤礦職工文體生活,滿足職工美好生活需求,切實增強職工幸福感。引導煤礦企業增加周邊嘎查村用工比例,推動被征用土地、草牧場的嘎查村以土地、補償費入股煤礦,承包經營煤炭企業餐飲物業、復墾綠化、運輸施工等業務,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礦區周邊農牧民致富增收。
(七)守好安全生產責任田。堅守安全發展理念,牢固樹立“零死亡”目標,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開展重大災害辨識動態管理,深入推進瓦斯、水害、頂板、沖擊地壓等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加強露天煤礦滑坡防治,全面提升煤礦風險防范能力。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建立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加快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三方協同、公眾參與的煤礦安全責任落實機制。進一步強化高效監管,建設煤礦安全監管信息系統,推動煤礦隱患、重大災害風險實時監測預警,實現業務數據采集自動化、執法信息管理網絡化、執法程序規范化。進一步強化基礎建設,推進煤礦安全標準化建設,2025年大型煤礦達到一級標準化;大力提升從業人員素質,變招工為招生,力爭煤礦工人全部具備高中及以上學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全部達到大學學歷。
五、重點工程
(一)實施集聚集約發展工程。不斷提高優質產能占比,建設神東、準格爾等一批大型基地。鼓勵賦存條件好、安全有保障、機械水平高的井工煤礦,核增生產能力,持續增加有效供給。嚴格執行環保、安全、質量、技術標準,引導60萬噸/年以下煤礦以及水、火、瓦斯等重大災害并存的老舊礦井有序退出,依法處置僵尸煤礦企業,提升產能利用水平。到2025年,煤礦單礦平均產能提高到300萬噸/年以上。
(二)實施生態融合示范工程。開展光伏治理礦區生態示范,在鄂爾多斯、烏海、錫林郭勒等采煤沉陷區、露天礦坑和排土場建設光伏電站,促進礦區能源轉型和生態修復。開展煤炭資源綠色開采試點,推廣應用充填開采、保水開采、井下洗選等綠色開采技術,在鄂爾多斯上海廟、烏海棋盤井等地,建設一批試點示范礦井。
(三)實施智慧產業示范工程。搶抓煤礦智能化發展機遇,利用鄂爾多斯、包頭等地裝備制造工業基礎,組建國家級煤炭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培育煤礦智能化裝備產學研一體化產業鏈,推動智能化成套裝備與關鍵零部件、工業軟件研發。加快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發展智能采煤機、井下機器人、露天煤礦無人駕駛等裝備制造業。
(四)實施清潔高效利用工程。開展能源資源梯級利用示范,重點在鄂爾多斯大路工業園區、圖克工業園區和通遼霍林郭勒、扎哈淖爾工業園區建設園區實施園區供能系統能源綜合梯級利用改造,提升礦井水、固體廢棄物再利用水平。開展蒙西高鋁粉煤灰提鋁技術研發和項目示范,推進煤炭地下氣化、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示范項目建設。
(五)實施蒙煤品牌創建工程。深入實施鄂爾多斯煤品牌提升行動,打造低硫、低灰、低磷、低汞、低砷、低氯、中高發熱量的“六低一高”名片。推進錫林郭勒盟、烏海市等區域煤炭品牌建設,支持企業打造企業品牌,根據用途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完善全區煤炭價格指數體系和現貨交易平臺,提升煤炭知名度和影響力。
(六)實施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大力實施柔性引才戰略,以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帶動引進等方式,聚集高層次人才,建立自治區煤炭人才金字塔。支持區內外能源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區建設一批優勢突出、與生產實踐高度接軌的職業院校,培養“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型人才,構建“知識型+技能型”人才隊伍,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七)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支持重點龍頭企業擴大煤炭資源儲備,通過新建項目、參股入股、兼并重組等方式,延伸產業鏈,加快集聚發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業績突出、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競爭優勢明顯的行業領軍企業,支持企業專業化發展、精細化提質、特色化競爭,成為促進煤炭行業做精做強的中堅力量。在用地、金融、運力等方面,對重點龍頭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優先安排指標,保障供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健全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加強重大問題研究和統籌協調,制定務實管用的工作方案。自治區能源局要履行牽頭抓總職責,加強統籌協調,細化目標任務,實化推進舉措。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積極主動作為,加強協作配合,有關政策、資金和項目要向重點地區、重點項目傾斜,形成工作合力。
(二)優化發展環境。深化煤炭行業“放管服”改革,減少和規范事前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加大煤炭行業金融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煤炭金融產品,促進煤炭行業產融結合。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財政金融、稅收優惠、技術創新、電力、人才等惠企政策,推動煤炭企業減稅降費、降本增效。創新煤礦用地、用水等政策制度,建立占補平衡機制,保障用地、污染物排放、用水等要素供給。
(三)建立考評機制。與能源高質量發展考評相銜接,制定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考核評估辦法,把供應能力、綠色發展、生產效率、科技創新、能耗水平、人員素質、智能發展、安全生產等作為重要評價內容,適時組織開展評估考核,對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成效突出的地區給予傾斜扶持。
(四)發揮黨建統領。加快思想解放和能力提升,以理念本領作風的提升,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更好發揮黨建統領作用,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嚴厲打擊煤炭領域違規違法行為,凈化煤炭工業發展環境,為煤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組織和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