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阿拉善盟:2025年末全盟煤礦設計總產能2310萬噸
12月1日,內蒙古阿拉善盟能源局公示了煤炭、電網、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及新能源相關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其中在煤炭規劃中提到,至2025年末,全盟預計煤礦29座,設計總產能2310萬噸。
規劃表示,將持續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調整存量與做優增量并重,科學優化區域布局,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不斷提高煤炭發展的質量、效率和效益,實現煤炭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促進阿拉善盟煤炭工業邁上新臺階。
到2025年,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重要進展,落后產能關閉退出全部完成,煤礦智能化實現跨越式發展,優質產能比重穩步提高,安全生產、綠色開發、綜合利用達到國內水準,建成現代煤炭經濟體系。
資源勘查方面,煤炭資源保障程度進一步提升,完成資源勘查項目2項,勘查面積139.71平方公里,分別為騰格里經濟技術開發區嘉爾嘎勒礦區狼洞扎子勘查區、額濟納旗紅柳大泉礦區后備井田勘查區。
煤礦建設方面,至2025年末,全盟預計煤礦29座,設計總產能2310萬噸,其中新建煤礦5座,設計總產能510萬噸、技改井工煤礦13座,設計總產能450萬噸、技改露天煤礦6座,設計總產能630萬噸。
煤炭生產方面,到2025年,全區煤礦數量29座,煤炭產能2310萬噸/年,其中120萬噸/年以上煤礦9處,產能1140萬噸/年,產能占比49.4%以上。礦井資源回收率達到70%以上,采區采出率達到85%以上;原煤應選盡選。
煤炭洗選方面,2021-2025年規劃新建選煤廠3座,入選原煤能力共510萬噸。規劃建設阿拉善左旗嘉爾嘎勒洗煤廠,建設規模為2.70Mt/a,為群礦型選煤廠,入選麻黃溝礦井、炭井子溝礦井和沙蒿子礦井生產的原煤。規劃建設額濟納旗紅柳大泉礦區西井田選煤廠,建設規模為1.20Mt/a,為礦井型選煤廠,入選西井田生產原煤。規劃天榮煤礦選煤廠,建設規模為1.20Mt/a,為礦井型選煤廠,入選天榮煤礦生產原煤。規劃選煤廠與規劃礦井規模配套,實現原煤入選率100%。
煤炭深加工方面,考慮到受水資源和環境容量限制,2021-2025年重點加快現有已布局的煤化工項目建設,進一步推動新材料產業基地的現代煤化工示范作用,利用煤焦化副產品有序有重點方向穩步發展煤化工產業鏈,延伸出煤制甲醇、甲醇制芳烴、碳纖維、煤制烯烴、苯制己內酰胺等項目,進一步發展精細化工項目,將現有化工產品作為二次原料再次轉化增值,把產業鏈向下游和終端延伸,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鼓勵本地煤炭企業持續精深加工本地優質煤炭資源,充分發揮太西煤的資源產業優勢,大力開發活性炭、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石墨烯、電池負極材料等高端煤基碳材料,綠色高效發展太西煤,進一步提高高端碳材料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力,打造本地煤炭深加工核心品牌優勢。穩步加快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建設進程和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實施,項目主要依托基地年產600萬噸搗固焦外送焦爐煤氣(190600 Nm3/h)。預計2021-2025年,新增1200Nm3/年規模焦化廠LNG回收項目,新增80萬噸/年規模焦化廠配套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新增20萬噸/年規模焦化廠配套合成氨項目,新增30 萬噸/年規模焦油深加工項目、新增15 萬噸/年規模苯加氫項。集中打造新型煤化工深加工示范項目,著重推動煤化工向新型化、精細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引導全盟焦化企業實施存量焦化產能提質升級。到2025年,全盟焦化產能集中整合至500萬噸。
煤礦技術方面,到2025年,全盟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100%,掘進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智能礦山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煤礦智能化關鍵技術取得顯著進展,智能煤礦1處以上。
安全生產方面,到2025年,煤礦安全防控體系全面建成,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杜絕煤礦重特大事故。嚴格落實高瓦斯礦井先抽后采,抽采達標原則,加大瓦斯利用力度,綜合防治瓦斯、煤塵、水、火、頂板等災害;全盟煤礦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在“十三五”基礎上實現雙下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煤礦職業病發病數量控制在低于“十三五”期間發病數量水平。
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到2025年,全盟煤氣探明地質儲量213億立方米,天榮公司二道嶺礦區瓦斯地質儲量約為71.40億m3,預測經濟可采儲量約40.70億m3。力爭使煤層氣抽采及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利用率達到50%以上。利用已建成的慶華百靈煤礦8000KW瓦斯發電廠和內蒙古太西煤集團蘭山煤業松樹灘6×500KW發電廠,將巴音煤礦深度資源抽采瓦斯全部供給慶華百靈煤礦瓦斯發電廠,古拉本礦區所有高瓦斯和“雙突”礦井抽采瓦斯管路聯網,集中供應松樹灘瓦斯發電廠發電,新建福泉公司煤礦1200Nm3/年LNG瓦斯利用項目和天榮公司煤礦10×700KW瓦斯發電廠,采用成套先進發電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建設信息化、智能化瓦斯發電廠。同時,全盟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達到75%,礦井水綜合利用率達到90%。
此外還包括環境保護、綠色礦山建設、智能礦山建設等方面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