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而上,煤炭如何增產增供?
近日,我國多地持續高溫,用電負荷快速增長。作為迎峰度夏的主力電源,煤電裝機占比當前接近40%,發電量占比在60%左右,做好發電用煤保供至關重要。
《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到,相較2023年,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供給有所下降,面對迎峰度夏電力需求,主要煤炭企業正加速釋放產能。同時,各地煤炭儲備有序調度,科技裝備加持下煤炭裝車時間大幅縮短,鐵路運輸保持高效。煤炭增產增供讓發電側“口糧”充足,加之精細化巡檢,煤電保供可靠性持續增強。
產能釋放增加供應
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礦原煤產量18.6億噸,進口煤炭2.05億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張宏表示,為保障全國煤炭安全穩定供應,煤炭行業扎實做好煤炭穩產保供工作,優質煤炭產能有序釋放,煤炭生產總體處于較高水平。
在安全監管要求下,今年上半年煤炭產量相較去年有所下降,進口補充隨之增強,整體供給收縮。中電聯規劃發展部副主任盧國良指出,若迎峰度夏主要產煤省煤炭產量不能及時有效恢復,如遇大范圍極端天氣情況,電煤供需平衡、主要運輸通道等都將面臨階段性壓力,可能會給今年保供工作造成一定潛在風險。
面對迎峰度夏,主要煤炭企業正加速釋放產能,增產增供。
據了解,中國中煤每天保持煤炭生產60萬噸以上,月均生產量不低于2000萬噸。該公司下屬各煤炭生產企業加強生產統籌,組織各礦根據實際情況深挖增產潛力,加快煤炭先進產能釋放,為迎峰度夏提供穩定煤炭供給。其中,中煤陜西大海則煤礦累計發運保供煤炭478萬噸,同比增加23.58%。
準能集團是國家能源集團煤炭板塊主力生產單位。截至6月底,準能集團自產商品煤年累計完成3114.9萬噸,同比增加17.5萬噸。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正加緊增產保供,礦長鈕景付介紹:“迎峰度夏期間,我們緊盯采場南部作業區剝離露煤進度,同時加強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改進的煤炭生產全流程煤質管理模式,全力以赴穩產高產,充分釋放優質產能,提升煤炭源頭核心保障能力?!?/span>
儲備、運輸有序調度
近年來,多地加緊建設煤倉,煤炭儲備能力顯著加強。近期南北高溫同現,煤電負荷增加,電廠煤炭日耗增加,安全監管要求下煤炭產地供給增量有限,煤炭庫存持續下行。面對迎峰度夏,煤炭需求上升,煤炭企業需有序調度儲備,讓存煤“有進有出”。
《中國能源報》記者從山東能源集團了解到,該集團承擔迎峰度夏500萬噸煤炭儲備任務。山東能源集團兗礦能源根據礦井生產及庫存情況,調整銷售發運計劃,優先將煤炭用于增儲保供,利用自有存煤場地,確保增儲保供用煤炭來源有著落、去處有計劃。此外,煤炭儲備并非“一囤了之”,長期存放可能導致煤質下降甚至自燃。對此,兗礦能源優化煤炭儲備結構,并開展煤炭輪換存儲工作,優先發運庫存時間較長煤炭,確保輪庫有序。
增產增儲的同時也要確保煤炭高效運輸。據國鐵集團統計,今年6月,國家鐵路煤炭日均裝車8.4萬車,同比增長5.6%;電煤日均裝車5.9萬車,同比增長2.9%。上半年,全路371家鐵路直供電廠電煤庫存8684萬噸,同比增加608萬噸、增長7.5%,可耗天數達39天以上。
為確保今年迎峰度夏電煤保供穩定有序,國家能源集團包神鐵路集團運用智慧化無人裝車、氣象駕駛艙防災預警等科技手段,提升能源運輸的安全可靠性。其中,無人值守裝車系統具備車輛信息檢測、列車調度、自動駕駛對位等多項功能。包神鐵路烏蘭木倫站區主任王新表示,伴隨“現場無人智能化裝車”模式應用,每列車裝車時間可縮短10分鐘,全天節約時間110分鐘。
煤電可靠性持續增強
據中電聯統計,截至7月4日,納入中電聯燃料統計的燃煤電廠煤炭庫存超過1.2億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8.5萬噸,庫存可用天數27.1天,較上年同期增加3.3天。
中電聯規劃發展部主任張琳介紹,今年煤電頂峰發電能力進一步增強。“隨著煤電靈活性改造深入,煤電機組逐步實現負荷高峰時段機組頂得上、負荷低谷期間下得來。此外,煤電企業嚴格履行電煤中長期合同,提前謀劃開展儲煤工作,電廠存煤始終保持在近幾年歷史高位,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打下堅實基礎?!?/span>
迎峰度夏期間的高溫和高負荷運行也讓發電機組備受考驗,加強巡檢、消除隱患是提高煤電機組可靠性重點。準能集團下屬矸電公司生產調度部值班主任孫志明介紹:“入夏前,電廠檢修人員對各高壓線路、避雷設施、電氣設備等進行防雷電檢查,并備好現場防汛設施、器具。迎峰度夏期間,運行人員加強精細化巡檢,及時發現消除設備隱患,確保關鍵時刻機組‘拉得起、頂得上、帶得滿’?!?/span>
此外,多家煤炭企業下屬電力公司也在積極創新,在增強發電可靠性的同時,保障經營效益。
近期,山東能源電力集團魯西電廠日耗煤量在7500噸至8500噸。魯西電廠調度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優化存煤結構,提高存煤熱值,做好燃料堆放和摻配摻燒,實現來煤協調、煤質驗收、入爐摻燒等工作無縫對接,保障入爐煤熱量達到5000大卡,維持23天庫存消耗。”